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感冒時的自我保健

  感冒好像不是什麼大病,每個人多少都曾感冒。不過各位不要忘記,1918年在歐洲爆發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竟奪走了四千萬人的生命。在當時,因為搞不清楚是什麼病毒所以情況根本無法掌握。現在的醫學水平與當時固然不可同日而語,但我們還是得特別當心。尤其是小孩子、孕婦、60歲以上的老人及慢性病患者。
  政府每年在有可能發生季節性流感之前幾個月就會發布訊息請屬於較高之危險族群要去打預防疫苗。有些人也應考慮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每五年一次即可)。
  當你患了嚴重的感冒務必要馬上就醫,中醫、西醫皆可以。中西醫治感冒的理論基礎是完全不同的,哪個較有效也是因人、因症狀嚴重程度、因個人免疫力而有所不同。
  在國外很多國家的醫生,只要不是重症基本上是不會開藥給你服用,而是給你在生活作息上的提示而已,如多喝水、多休息、多睡眠等的建議。
  感冒的症狀很多也是因人而異。其主要症狀不外為:頭暈、頭痛、流鼻涕、咳嗽、發燒、全身無力、肌肉酸痛、沒胃口等。只要不是重症可以先試試下列之自我保健方法:

一、每天喝水2500cc以上,但不能超過太多。不能喝冰水。可以煮薑湯加黑糖來喝以便發汗,但糖尿病患者黑糖要少放一些。

二、檢視你的排便是否正常,每天最好排便一次,最久兩天一次。尤其是感冒時務必要排乾淨。解決排便的問題對頭暈、頭痛、發燒大有幫助。

三、睡好覺、多休息。這對恢復體力的助益最大。如何睡好覺呢?方法很多,包括:睡前喝杯熱牛奶、冬天熱水泡腳、以兩手掌搓臉及頭部、彈拉揉兩耳、以刮痧板順刮大腸經、肺經、刮痧板刮心經、按壓穴位如內關、大陵、神門、尺澤等。

四、注意營養、能量的補充。感冒時胃口不好但要想辦法將食物送進胃裡,沒有養分等於沒有武器打仗。三餐都要正常用餐。非素食者可多攝取膽固醇以增加類固醇以便迅速恢復體力。富膽固醇的食物來自肉類、海鮮類、奶蛋類,平時還是以均衡飲食為主。

五、早上起床後做一些深呼吸的動作,以增加我們體內紅血球的血氧濃度,增強免疫力。其實,你如果每天做慢速的有氧運動,感冒上身的機率是很小的。其效果甚至比打流感疫苗還好,這些例證有美國的大學研究單位證實。

六、感冒中常有症狀可以用經絡、穴位的方法處理即可,參考如下:
1. 頭暈、頭痛:按合谷、手三里、列缺、翳風、風池、百會等穴。亦可用刮痧板刮大腸經、後腦勺風池附近的膀胱經。
2. 發燒:按合谷、手三里、曲池、尺澤、列缺等穴。亦可順刮大腸經、順刮肺經及背後督脈及膀胱經,由下往上刮腰陽關穴至命門這一段以增加類固醇並減緩副交感神經以利退燒。同時可考慮用冰枕、冰袋置於額頭、腋下或鼠蹊部。
3. 流鼻涕:按迎香(又稱鼻通穴)、風池等穴。睡覺時務必要戴口罩效果特好。居家或上班時戴口罩亦可防感染。
4. 咳嗽:泡大蒜水加蜂蜜有益止咳,或服用枇杷膏等中藥材。按少府(又稱止咳穴)、尺澤、孔最、魚際、少商等穴。以刮痧板逆刮肺經以便將二氧化碳排出。治咳很麻煩建議還是要看醫生,因為咳嗽的病因只有一半與肺有關,其複雜度要由醫生詳細問診,但醫生問診時間只有3~5分鐘者大概很難對症下藥。

  整體來說要預防感冒是要在平時建立防護網才是最佳的辦法,其重點在生活規律、每天做有氧運動(非激烈的耐力運動)、均衡營養、足夠的水份攝取....等。在有氧運動方面,尤其對中老年人而言更重要。年輕人血氣方剛比較喜歡快節奏、激烈衝撞的運動,而這些運動在醫生來看大都屬於無氧或少氧的運動,對強化免疫力幫助有限,除非你要再做一些速度較慢的有氧運動才行。對於中老年人限於體力及其他客觀條件,只要從事慢動作的運動對身體就有很大的助益。所謂有氧運動即是在動作中要有足夠的時間讓氧氣進入身體,其管道有鼻、口等七竅及皮膚,以便讓氧氣融入紅血球、提高血氧濃度達到提升免疫力的目的。
  好的有氧運動有很多的選擇,如太極拳、氣功、瑜珈、跳舞、快走、慢走、登山、游泳、羽毛球、桌球等都很好。對於感冒來說,吾人建議循經導引拍打功之中的手部拍打就有很好的效果。(在作者部落格中有全套的拍打功)。你只要用右手掌由左肩的雲門穴往下沿著手臂、手肘的內側拍至手掌。在這一段你拍到對感冒有幫助的是肺經及心包經、心經。有人質疑心包經有何干?因為可以增加心血管及大腦的氧氣供應。而心經呢?在手掌上的少府穴又稱止咳穴是屬於經外取穴之一的穴位。在手掌的地方要多拍。手三陰拍完後,孤形轉掌,在手掌沿著手背由下往上拍,直至肩膀的雲門穴,此時拍的是手三陽經。手三陽經中對感冒最好的兩條經絡,一是中間的三焦經,它主管我們身體的呼吸道及水道,其中含排汗及排尿。另一條的大腸經可以促進大腸的蠕動並讓你的身體與外界對話達到回陽之效。在大腸經旁邊的肺經正是與大腸經的功能互為表裡。從以上的觀點,你只要按正確的走向拍打對感冒就有很好的效用,尤其是已經有痰的人效果特別好,但要多拍幾天才可。以上之動作,左手要拍三個循環。拍完左手換右手,也是三個循環。兩手拍完大約費時二十分鐘。
  以上之自我保健方法為作者個人之體驗,僅提供參考。古諺云:上醫治未病。好的醫生是在你未生病前預先告知。而在現代社會的體制幾乎不太可能。所以預防感冒或其他疾病成為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課題。

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旅行中走累了怎麼辦?

旅行途中走路參觀是必然的。平時沒有常運動,在行程途中腿力肯定不堪負荷,對於年紀較長者,我們也要考慮其行動是否能與團體行動一致,領隊人員在必要時應調整動線為宜。

在行程中走累了怎麼辦呢?吾人整理了一些現場或晚上休息時可以做的動作,以資參考。其方式如下:

一、當你走累了,請在膝蓋下方的足三里穴按揉,能快速恢復腿力。此穴對於你的肚、腹部毛病也很有效,運動員訓練長跑時主要就是在此穴位動腦筋。(按揉此穴並將濃縮的甘草液注射此穴,以產生出植物性類固醇,以增強耐力)

二、利用時間用兩手掌拍打腿部三個部位的四周。此三處為大腿中段四周、膝蓋四周、小腿中段四周,拍打時可選擇實掌或虛掌。

三、可以拍打膽經及膀胱經。膽經在腿的外側,從臀部的環跳穴開始往下拍至裸關節外側,拍打此經絡對走路助益很大,膀胱經在大腿後側,它是我們的運動神經,由大腿後側中段的殷門穴往下拍經委中穴、承山穴至腳後跟。

四、晚上回旅館後休息時,可以加按委中穴、還跳穴、陽陵泉穴、足三里穴、湧泉穴、太衝穴等,以便迅速消除疲勞,也可以浸泡熱水以便舒筋活血。

五、走路時如抽筋,請按小腿後側的承山穴、承筋穴,小腿前面的條口穴、足三里穴及足面的太衝穴。抽筋的當下,可以讓腳尖上翹、大腿伸直,或以意念讓自己全身放鬆,以便緩解疼痛。

六、登山或下山時請特別注意。下山時危險性比上山時高,尤其是對膝蓋的衝擊,速度一定要慢一些,如再加收小腹、提肛的動作則更好。

七、請斟酌自己的腿力及行程動線,如領隊、導遊、司機們協調好集合或上下車的時間地點,不需要太勉強自己。

八、行動不分便者,必要的輔具,如:拐杖、輪椅…等,要備齊並注意是否有無障礙空間的設計。



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小朋友發燒時退燒的方法

小朋友發燒像家常便飯經常發生,但不能一發燒就去急診。所以家長對小孩子發燒時初步的應付應有所認知。

小朋友的體溫比成年人及老年人會高1-2度攝氏度,大人不能以自己的感覺為標準,應以體溫計為準。醫生認為發燒不會馬上致命或傷到大腦,其時間為好幾天,所以在家裡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理,不須著急送急診,除非有其他的併發症。

本篇所介紹之方法,成年人也可以適用,彈處理時輕重的長度要斟酌。

在家裡可以自行或由家人協助處理的方法如下:

(一) 以砭石或冰袋退燒法:
1. 以一塊砭石為退燒工具。在大陸經過認證的山東泗濱砭石為醫療器材。它具有遠紅外線及 脈衝波的功能。你可以將砭石板放在冰箱冷凍庫三分鐘之後,拿出來以紗布包裹置於腋下 或鼠蹊部。三~五分鐘後,如尚未退燒,重複再做一~二次。砭石中的遠紅外線具吸熱效 果。
2. 冰袋:將冰塊置入冰袋,置於額頭,腋下或鼠蹊部以達退燒之效。

(二) 按壓穴位法:
以按摩棒或砭針按壓,但一般都直接用手指壓。
1. 主壓穴位有兩處。
 A. 曲池穴:在手肘外側之大腸經上。發燒與排便很有關係。
 B. 合谷穴:在手掌背面得大腸經上。它是身上很重要的十個總穴之一,也是急救的穴位之      一。
2. 副按穴位處有三處,可任選其一。
 A. 內關穴:位於手肘內側之心包經上之重要穴位。
 B. 手三里穴:位於手肘外側之大腸經上,對發燒,感冒,頭痛都有效。
 C. 三陰交穴:位於足部踝關節內側之上方四指處,它是婦女諸病的首穴,具促進血液流通       之效

(三) 刮法:用砭石來刮效果最好,沒有砭石再用牛角板。
1. 刮背部的督脈。從肛門後方的至陽穴至頸部的大椎穴。督脈是背後正中央,要由下往上順 刮,刮此處增加類固醇的分泌,強化免疫力。
2. 刮背後膀胱經內側的那兩條。此兩處的膀胱經是自律神經。我們要往上刮是逆刮,它是促 進副交感神經興奮,以達到散熱的目的。在刮膀胱經內側時,與刮督脈時是同一方向(由 下往上),所以可以三條一起刮。
3. 刮頭部後腦兩側膽經的部分要由上往下刮。
4. 刮手背的大腸經,要順刮。從食指商陽穴,二間,三間,合谷至手三里,曲池等穴。
5. 刮手肘內側的肺經,要順刮。即由尺澤,孔最,列缺往下刮至大魚際,少商(在大拇指) 等穴。以增加肺部氧氣。
6. 在胸部腎經處往下逆刮。
以上之刮法只要選擇兩條來刮即可

發燒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喝水不夠,膽固醇不足(不吃蛋,肉類),便秘等。這要在日常生活時注意。像小朋友之水分每天之需要量為體重每公斤要乘以100cc,而大人是30~40cc。

相關之經絡及穴位請上網搜尋,例如大陸的百度百科網,或其他網站。至於按壓及刮痧的力道則要適度,不要讓病人痛得受不了。如果試過之後無效再送醫院。

附註:本文為上了蕭聖揚醫師的課所記的筆記。蕭醫師為西醫病理學碩士,中醫學的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

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中醫在針灸、指壓、刮痧對恢復疲勞的原理

我們工作疲勞或運動過度,而身心疲憊。如何去除疲勞呢?
  中醫自千百年前,即知道如何解決,就是利用針灸、指壓、刮痧、拔罐等各種技術解除人類的困擾。當然了,上述的醫術不只解除疲勞而已,還可以配合中藥及其他療法治病。

        中醫的神秘面紗在與時俱進的同時,也加入了西醫的專業,把那個面砂揭開了。在中醫師的執業及休閒業的經絡穴位按摩師父們服務的過程中,他們不可能告訴你太多原理。但如果我們知道這些原理所在,吾人相信你會更樂於去接受服務。

        除了針灸需要由中醫師親自為之之外,指壓及刮痧我們一般可以自行為之。

        在針灸、指壓、刮痧的過程中,一定是在經絡與穴位上作動作。我們只要長時間工作或運動,肌肉就會產生乳酸。如何使乳酸中和並消除,就是要恢復疲勞的重點工作。

  當我們刺激經絡、穴位時,其部位會產生乙醯善鹼,乙醯善鹼出現後會帶動細胞裡的鈉離子,讓它進入細胞內。然後將細胞內的陰離子(負離子)、二氧化碳及水份帶出來,而在外面的乳酸與之中和後,即可恢復元氣。再經適當的運動與補充水分,身體功能就正常了。不過,要提醒的一點是,其他的有氧運動,如太極拳、氣功、瑜珈效果一樣好。走路、跳舞、登山等亦有其一定的作用。

  對於肌肉無力者,建議多補充一些膽固醇(如紅肉)以便轉化為類固醇,如此可以讓乙醯膽鹼多分泌一些。

  在以上之解說中,我們應注意到幾點:

一、我們每天要攝取足夠的鈉,每天為2400毫克(腎功能不好者打八折)。即約每天六公克的海鹽。請不要過量,對腎不好。

二、每天要攝取足夠的膽固醇。高密度的膽固醇是好的膽固醇,例如低溫(80攝氏度)水煮的蛋黃。而低密度的壞膽固醇,如炒蛋、煎蛋,六天吃一顆就好。

三、每天喝水量至少要2000~2500cc,才夠我們體液的運作。

四、每天應做有氧運動並睡好覺。

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有心血管疾病者的注意事項


旅行時發生心血管問題時,固然要緊急處理,但平時就要注意飲食及生活習慣,以防止在外旅行時發生意外。旅行時,經常要搭飛機上高山或到寒冷地方,這些對於心血管患者有較大的挑戰。
在平時有心血管疾病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天搓手15-20分鐘,搓手時應該將指尖(八邪)也搓進去,這個功法對心臟血管及大腦的氧氣供應很有幫助,同時對於飲食及生活習慣應特別注意。

一、飲食方面:原則上飲食要均衡,除了醫生特別交待不能吃的食物之外,都應均衡攝取。對心血管比較好的食物有:黑木耳、洋葱、大蒜、大豆類、燕麥片、魚肉(尤其是深海魚)、玉米、核桃仁…等。要使用苦茶油橄欖油等好油,但記得用低溫烹調。
二、生活習慣方面:
 1.減少鈉的攝取,每天不要超過2000毫克。
 2.一定要戒菸,酒類只能喝少許的葡萄酒(每天不超過100c.c.)。
 3.如太肥胖,要趕快瘦身,但瘦身的速度不能太快。
 4.生活要規律,定期做有氧運動,不要做長跑或爬太高的山,走路以平地為主。
 5.定期做身體檢查,醫生有開緊急用藥者要隨身攜帶。
 6.睡眠要充足,千萬不能熬夜,尤其是半夜十一點至凌晨二點。
 7.工作或職場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脾氣要改,不隨便發怒。
 8.天氣溫度下降時,馬上加穿衣物,寧願多穿一些,絕對不能受寒。
 9.外出運動辦事或居家,盡量不要一人獨處。身上最好掛著簡單病歷及緊急聯絡人電話。
10.每日應喝足夠的溫開水,最少2000c.c.以上。第一口水最好在剛起床後喝約300c.c.溫開水以利排便。每天最好排便一次,不能超過三天不排便,因排便太乾時,對心血管壓力太大。

不用學就會的搓手功

搓手功的方法很簡單,但有下列的原則:
 1.兩手掌互相搓,搓手時要加一點力道,搓的時間一定要15分鐘以上才有效。不管是居家、
    旅行要天天搓,不要間斷,每天最少兩次。
 2.搓手時除手掌外也順便把手指間的縫隙都搓到,它對預防感冒特別有幫助。
 3.如有時間,連手肘內側、手刀處、手背都一起搓。

搓手功的好處:

1.長途飛行時,每三~四小時搓一次,對預防身體深部靜脈血栓症很有幫助(即通稱之經濟艙症候群)。
2.增強免疫力,避免旅行各地時水土不服,容易感冒。
3.對前往高海拔地區的高山症,有很大的改善,因搓手可以增加身體的氧氣含量。
4.有心血管疾病者,除搓手外,也要配合飲食控制。

為何有這麼多的好處呢?

主要的原因是手掌及手肘處都搓到或掃到下列之經絡與穴位:
肺經::少陽、大魚際(效果最好)、列缺、孔最、尺澤等。
心包經: 中衝、勞宮、大陵、內關、間使、郄門等穴。
心經:少衝、少府、神門等穴。
任脈:膻中穴。
附註: 心肌梗塞時之急救方法,請參考附錄篇中之中醫心肺復甦術
當發生中風時,其處理方法為:讓病人平躺,趕快叫救護車,其時間需在二~三小時內,緊急送醫處理。因我們無法知道病人發生的是缺血性的中風或出血性的中風。
時間足夠送醫時,不要隨便嘗試民俗療法的放血動作。如時間來不及可以嘗試中醫之緊急處理方法:
 一、可以一面送醫,一面在下列三個地方用刮痧板刮:
        1.從心經末端的少衝穴(在手掌小指指甲旁)作逆刮的動作,即由小指末端往手掌、手肘方
           向刮。
        2.用刮痧板從心包經的大陵穴起做逆刮的動作,即由手掌朝手肘、手臂的方向刮。
        3.請在頸項部頸椎之大椎穴用刮痧板,往上、往下刮都可以。平時有中風疑慮者也可以
           在大椎穴上刮。
        4.在有可能發生中風之前的12小時,病人的背部會有較大量流汗的現象及同一邊手腳麻
           痺...等異象,自己要特別注意預防中風的發生。

※ 發生中風的前兆:
   
       一般來說,中風發生的時間大致為凌晨兩三點至上午八九點,其發生機率較高的原因為半夜氣溫較低、又半夜少喝水,血液較為濃稠之故。
   
       中風發生前大約一、二個星期,病人通常會有小中風的情況,個人應有所警惕。對中風者的黃金搶救時間為3小時,發生中風時的狀態為走路歪斜、無法直行、語無倫次、口齒不清、不自主地流口水、身體半邊的手腳麻痺......等症狀,有上述的幾種情形者即應馬上就醫。

       (本文知識來自蕭聖揚醫生(西、中醫))

外出旅行簡易穴位按摩


一、按壓要領
1. 用單指拇指指腹按壓(即指紋部分),每按一次週期約5秒,123秒下按,第45秒時放開。原則上不超過10秒一個週期。
2. 用兩手雙拇指重疊按壓時,右拇指在下、左拇指在上二指重疊。意念中要有右指出氣,左指接氣的想法,施按者體力較不受損。(原則上,施壓者儘量用右手在下避免吸入病者之氣)
3. 單掌按壓時亦是上半身全動式地往前移按。
4. 雙掌合壓時,左手掌壓住右手掌順勢前後移動。(右掌在下、左掌在上)
5. 以手指及掌揉動時要放輕鬆,並帶著勁及氣。
6. 簡易之方法尚有搥、敲打、拍打、扣、磨、切、啄等各種手法。
※指壓的禁忌,對有下列病症者,禁止指壓治療:
①有法定傳染病,如霍亂、傷寒、痘瘡、白喉、鼠疫、日本腦炎……等疾病者。
②有急性炎症疾病,如肺炎、盲腸炎、腹膜炎、腎盂炎、腸扭結……等疾病者。
③由身體外部刺激、指壓容易出血者,如胃潰瘍、白血病、十二指腸潰瘍、癌症病患。
④其他之疾病,如感染性的皮膚病、梅毒等。
⑤體力很衰弱者、肚子吃得很飽時、空腹時間太久者、發高燒時以及剛手術不久的患者,也都不適合做指壓。
⑥基於對醫療專業的尊重及避免法律責任,領隊、導遊及同行的旅客千萬不能拿藥物給病患服用。同時在不瞭解情況下亦不要替病患做任何動作。有各種病史者,應在出發前請醫生為您備妥必要的藥品。

二、全身止血點及簡易止血方法:
①要考慮是否會大量出血?如是內出血務必緊急就醫。
②幾個簡單的止血法:
A. 以乾淨的布覆蓋傷口壓著止血。
B. 以紗布或繃帶包紮,但不要太用力,可以止血就好。
C. 包紮好之後,將傷口抬得比心臟高的位置。
D. 如果傷口很痛或腫脹可以用冰敷來降低疼痛。
E. 看出血的地方再決定要按住如圖那裡之止血點,按住時要持續地按住不要放開,並趕快就醫。
F. 有骨折時要用木板或其他物件固定住。
G. 用止血帶綁住肢體時,不要超過1小時。每三十分鐘可以放鬆一次,以防細胞壞死。最好順便記錄受傷的時間。

全身止血點
旅行中發生疾病可以我自緩解之方法(請參考附圖或上百度百科王穴位圖)

三、旅行中各項病症按摩手法(如搭配精油效果更佳)
①坐骨神經痛、腰背痛
按委中穴(在膕窩橫紋中央)、環跳、陽陵泉、足三里、大腸俞、小腸俞、湧泉等穴,並忌食香蕉、芒果、橘子、竹筍等。
②暈車、暈機、暈船(動暈症)
按:內關、陽陵泉、太谿、勞宮、心俞、中脘、百會、築賓、翳風、聽宮等穴,喝薑汁或含薑片,提拉耳朵上端、耳屏、耳輪、耳垂或整體拉揉亦有顯效。非不得已,在登機登船前30分鐘吃藥。又登機登船前要注意飲食,不能吃太飽。
③頭痛、頭暈

左邊頭痛,按右手合谷穴及兩邊太陽穴;

右邊頭痛,按左手合谷穴及兩邊太陽穴。

其他可按印堂、肩井、風池、天柱、瞳子髎、百會、內關、翳風。耳朵整體拉牽及頸項部位按摩亦有不錯效果。如短時間內,完全無效請趕緊就醫為要。
④感冒、流鼻水、上呼吸道感染

按:印堂、迎香(亦稱鼻通穴)、曲池、足三里、風池、合谷、魚際等穴。喝薑湯加黑糖(有糖尿病者不加黑糖)。拉提耳朵效果也不錯。另外,亦可在少商穴放血(這是對發高燒、扁桃腺腫大之救急法,但要確實做好消毒,並擠到不出血為止。然後一面緊急送醫治療)。發高燒者亦可考慮用酒精或白酒經稀釋後擦拭身體就可退燒,但不可擦拭胸前區、頸項後及腹部,也要注意不要受風寒。

⑤咳嗽
按尺澤、魚際、中府、天突、風池、風府、肺俞、孔最、少府(亦稱止咳穴)等穴。亦可試熱開水沖泡半個檸檬切片加鹽或大蒜加蜂蜜,待稍降溫趁熱喝下,並多喝熱開水。
⑥心悸(心頭澎澎跳)、心情鬱悶
按:內關、神門、中府、心俞、肺俞等穴,並放鬆心情深呼吸幾下。
⑦呃逆(打嗝、膈肌痙攣)
按:梁丘穴、內關、久盆、腋下穴(極泉)、巨闕、膈俞,亦可用兩手掌交叉重疊按住肚臍揉腹收氣,向左向右各按揉九圈後溫養。
⑧便秘
()天樞、長強、合谷、支溝穴。上午起床先喝300c.c.溫開水
一般性的便秘以兩手大拇指每日上午按壓雙足腳面的內庭穴。如已成習慣性,則躺臥床上,兩腿曲屈,兩手掌心重疊置於肚臍(神闕穴)上做揉腹、逆時針及順時針各六十圈的動作。腹部要放鬆,手掌心要用一點力及意念打轉,每天做二次(飯後一小時內不要做)。同時要注意飲食,多吃蔬菜及攝取水份、禁食辛辣食物及濃茶。平時要養成用逆式腹部呼吸法、提會陰收小腹的習慣。出外中長途旅行時可準備浣腸用品。
⑨腹瀉(用按壓及手掌搓熱)

按:長強(背後命車下面)(右天樞)、液門(手背第四、五指)、大腸俞、小腸俞、內庭、中脘、關元。如一直瀉不停,應趕快緊急就醫。
腹痛(其致痛因素很多,要先弄清楚原因)
按:足三里、三陰交、中脘(臍上四吋)、關元(臍下三吋)、氣海(臍下一吋半處)、天樞、大巨。如持續腹痛亦應緊急就醫。
⑪胃痛
按:巨闕、中脘、三陰交、合谷、梁丘(大腿)、足三里、內關等穴。亦可用全身放鬆法,把胃部的疼痛透過意念及放鬆手法稀釋集中在胃部的痛苦,但記得趕快就醫。
⑫牙齒痛
按:合谷、頰車(牙齒根咬緊凸出來的兩點)、天柱、翳風、大迎、四白、完骨(耳朵後)、風池、下關(耳屏前方處)。如持續疼痛務必儘快就醫。
⑬經痛
按:三陰交、血海、合谷。
用力按摩腰部的左右兩側亦有效,可用熱毛巾敷腹部。吃鈣片亦可預防。
女性經前症候群(月經來之前一至兩周):補充維生素B群的食物或錠劑。B群的食物有:糙米、五穀雜糧、豬肝、牛肉、菠菜、富含鈣質的食物如小魚乾、黑芝麻、牛奶、乳酪、莧菜....等。請不要喝咖啡因它會破壞B群的吸收。另外,鎂、維他命E也要補充。情況最重者應先看醫生。
⑭失眠
按:神門、內關、大凌、三陰交、(耳後)天柱、腎俞、太谿、印堂、太衝、足臨泣、勞宮、尺澤。亦可運用數息的方法配合逆式腹部呼吸法(每分鐘不超過六~八次),數呼吸的次數,一呼一吸算一次,只能數到三十六下再回到一從頭數起。
⑮皮膚癢:
按:合谷、足三里、血海、曲池、三陰交、膻中、孔最、尺澤、胃俞等穴。
⑯痙攣(抽筋)
按:陽陵泉(膝蓋外下緣)太衝、條口、承山、成筋
可以使用熱毛巾熱敷,直至肌肉放鬆,或用意念放鬆法,放鬆痙攣部位。或足尖翹、腳跟打直、腿伸直、深呼吸直至恢復原狀。也可以趴著、小腿直立放鬆。亦可兩手用力按壓膕窩兩側(即委中穴兩側),其興奮的神經就會鎮靜下來。
⑰昏厥不省人事  人中、湧泉、合谷、瘂門、太谿
視情況再定使用CPR或其他方法急救。
⑱肩膀痠痛
按:肩井、肩髃、風池等穴。
平常就練好抻氣法(請參考前面之功法),則不會有此問題。至於長期的痠痛則應就醫。
⑲眼睛疲勞
按:眼睛周圍處的晴明、攢竹、翳風、瞳子髎、承泣、四白,以及下關、大迎、天柱、肩井、風池、勞宮、合谷、耳垂。
亦可使用放鬆法使眼睛、頭部、全身都放鬆開來。讓全身的氣機稀釋掉眼部的疲勞及缺氧、缺水份的問題。
⑳酒醉
按:素髎穴(鼻尖)、攢竹穴(眉毛頭)、合谷、太衝(足面)、足三里、肝俞、巨闕、天樞。可以喝些富含維他命C及果糖的飲料或熱茶。亦可將兩手拇指的少商穴與食指的商陽穴互相按壓多次(指甲邊),也有不錯的效果。
21.嘔吐
按:中脘(在肚臍上四吋)、內關、足三里、巨闕、天樞、手三里
22.流鼻血  按迎香穴
兩手中指中節之中魁處互相勾住向外拉,同時頭後仰,數次之後即可止血。視情況如何再決定是否送醫?
23.氣喘
按:內關、天突、豐隆、尺澤少商等穴。如發作時醫生不在現場,可先借助濃咖啡緩解。
24.腳扭傷:按丘墟穴,在足面上。
25.心絞痛、心肌梗塞,如有隨身藥請先服用,並請醫生協助,可按隙門穴、內關、少府、少衝、少澤、膻中、大魚際等穴緩解。
※本章節承張芸菁老師指導並提供寶貴資訊。張老師為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化粧品應用系講師,同時為正聲廣播電台「大千世界美的連線」健康加油站主講人。從事中醫、穴道、保健研究二十餘年頗富盛名。

我們全身的穴位有361個,在我們的身體左右相對稱各有一個,另外,任脈及督脈因位處身體中央,只有一個,其餘功能左右大致相同,少部分略有不同。例如:肚臍左側兩吋(約三指幅)的天極穴,其功能以排便為主;而肚臍右側兩吋的天極穴,其功能則以止瀉為主。
全身的穴位時在太多,經常使用的尤其在旅行中可以派上用場的只有四、五十個,只要活用這些就已經綽綽有餘了。




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旅行中的飲食管理


離開自己熟悉地方的飲食與日常生活的習慣肯定會有不小的落差。為了讓我們的身體機能保持正常運作,做好飲食規劃成為旅程中很重要的課題。如果你是參加旅行團,大部份是由旅行社或領隊、領遊安排,小部份由旅客自主安排。而自由行的個人旅遊,則幾乎要靠自己處理。在外國或異地,衛生條件、口味、價錢、習慣多所不同,又要顧慮時間的急迫性,所以用餐時間、地點、方式等,應在行前做適度的認識,絕對是必要的。茲就旅程中的飲食,從時間、地點、安全性等做提示,以利行程的順暢與保障。
一、出發前
1. 基於各國法律物品攜帶進出海關,及反恐考慮,每個國家對於攜帶食物、飲品上飛機或輪船皆有不同規定。出發前皆應詢問清楚。
2. 能夠帶上飛機的液體容器限制在100c.c. 以內,最多可攜帶液體1公升,但還是要受檢。其他餅乾口糧不受限。但肉類及水果,在很多國家及地區是受到限制的。藥品如超過100c.c. 則請先出示處方箴及藥水給海關,但原則上也不要超過 100 c.c.
3. 最好攜帶不鏽鋼的水壼或保溫杯,以便在旅程中使用。在國外,最好只喝旅館、餐廳提供的水或瓶裝水。有些國家生自來水雖可以喝,但基於可能水土不服最好煮開後再喝。故可以帶電湯匙以備用。
4. 有必要時可以攜帶泡麵及泡菜或其他乾糧。
5. 有慢性疾病需隨時補充熱量者要自備食物。
6. 前往較落後、或衛生條件不佳之地,不可以隨意試吃,以防腸胃病變。
7. 搭機船前,務必要先預定自己的特殊需求飲食,如素食、兒童餐,不吃牛肉、豬肉,不加鹽巴……等等的要求,否則如是長途飛行將很痛苦。
附註:在平時的飲食重點,除了均衡攝取養分之外,非素食者可以多吃蒜頭、薑、蔥等配料。尤其是蒜頭,對提升免疫力效果特別好,尤其出外旅行時能適應各地環境。怕辛辣的人可以考慮將蒜頭打碎加入300c.c.的溫水中,待一段時間後喝下。可連續泡三次,最後一次連蒜頭都吃下。薑對胃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對發汗及免疫力亦大有助益。
二、飛機或輪船、火車上。
1. 出發前的預約動作很重要,尤其在飛機上,因無其他太多的選擇。團體旅行時務必請旅行社或主辦人要預約。個人旅行者最好在訂位記錄上可以看到你的預約。
2. 飛機的餐點,熱食的部份是在機上加熱,有些人不太適應其味道。可以選擇的菜式也不多,除非搭的是商務艙或頭等艙。目前有廉價航空,因機票成本考慮大都不供應餐食,你需自備或在機上購買。
3. 在遊輪或渡輪、火車上,因空間較大,各種餐食供應的方式及選擇較多。而豪華遊輪晚餐的用餐方式及服裝等則有很多的變化,各個不同的船公司、路線、水平有不同的服務標準。
4. 在機船上用餐,使用的語言大部份為外語,如何與服務人員溝通很重要。個人旅行時,對菜單、酒類、飲料知識,最好有所認知。對於用餐的順序及禮節更要事先熟悉。
5. 用餐的地點在機、船車上,碰到氣候、氣流不穩或搖幌,要注意不要被燙到或弄髒了服飾。
6. 除了在飛機上不需給小費之外,在遊輪上及火車上,有可能要給服務人員小費。如在船上是整個旅程晚餐定在同一個位子上(大都團體),則可以在最後一餐中給小費。
豪華遊輪上的餐食除晚餐外,大部份為自助餐,在餐廳供餐時間內,你隨時可以去用餐,且不用給小費。
三、旅途中的三餐飲食
1. 在國外基本上要與在國內一樣,其原則營養攝取要均衡。除非你覺得很噁心,衛生又有問題不要去嘗試之外,在正規餐廳內的食品都沒有問題。其營養成份,要顧碳水化合物(五穀雜糧、蔬菜、水果)、脂肪(好的各種油脂)、蛋白質(肉類、奶、蛋類、豆類、海藻類)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及充足的水份。才足以應付旅行中體力的消耗。素食者更應注意營養成份的食品來源。
2. 各地之食物,千萬要避免太鹹、太油、太辣、太甜或不知名的食物。生肉、生魚片等除非很有把握,否則不要嘗試。不喝生水、不吃路邊已切開的水果,不要對任何食物抱持太多的好奇,以防旅遊者腹瀉、或腸胃疾病。
3. 旅行中經常要搭車,因此有腸胃方面問題者,儘量不要吃甜品、稀飯、咖啡、太辣或吃太飽,不要喝酒,因早餐時有牛奶、有乳酪不耐症者,可以請餐廳溫熱牛奶。其實,在餐廳中,大部份都可以提供個人化需求的服務。
4. 吃團體餐時,在歐洲及美加,一般中國餐廳提供冰水大部份直接從水龍頭的生水取用再加冰塊。會拉肚子的人可自備水壼或飲料。
5. 在歐美各地團體使用的中華料理,口味都放得很重,領隊應提前交待餐廳廚師,少一些鹽巴。菜單也最好事先預知,避免太多的油炸品。在國外應多嘗一些各國特色餐,少吃中國料理,但這與成本預算大有關連。
6. 領隊帶團訂餐也應照顧到一些有特殊需求旅客的食物。一個團隊中,不同年齡層,不同家庭或背景的人湊在一起,很難有一致的標準。為了保障優質的餐食,消費者絕對不應以價位為取捨的惟一標準。把較多餐改為自理,不外也是另一種好的選擇。
7. 在國外用餐,吃自助餐的機會很多。限於口味不知合不合,最好試過之後沒問題再去多拿。使用自助餐,原則上不能留下太多的剩菜,否則服務人員會干涉。餐食中額外的酒類或飲料,原則上旅客需自付其費用,除非領隊有言在先是公司請客的例外。
8. 用餐時,貴重物品要隨身攜帶,交待給專人看顧是非常容易出差錯的。
(旅行中的飲食)

四、身體原本就有慢性疾病或特定疾病者的飲食。
1. 應該告知旅行社或航空公司者,務必在行前預約。如重度的糖尿病患、腎臟病患、心血管病患或不能吃硬質食物,只能吃流質者。
2. 如參加旅行團,應提醒領隊你的禁忌、食物。有些食物則請自備為宜。
3. 旅程中除食物外,有時需搭配注射藥物的時間,需先徵詢醫師的意見。
4. 體能狀況不很理想者,除應經醫生評估之外,最好也有家人或朋友同行,以保安全。
5. 以往看病的病歷及處方箴務必隨身攜帶。
五、其他注意事項。
1. 在旅館內使用電器用品烹煮食物,要非常小心,有插頭尺寸、電壓、附近是否有易燃物等風險,應小心為之。
2. 如遇食物中毒,吃壞肚子最好留下剩物。有必要時要緊急送醫。出院時得索取診斷證明、及醫藥、住院等費用,以便保險求償之用。
3. 半夜如需進食,以在飯店內、餐廳叫餐為原則。如需外出購買,則以安全考量為要,因各地治安不同。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幸好我失明了



人生本無常,我的失明,在一般人的觀念,這是何其的不幸,經過5年的黑暗世界,我悟出了一些道理,希望透過我的想法與其他的視障朋友共勉,也期待有正常視力的人能好好珍惜當下,把握你的幸福。

剛失明的頭2年,確實是難熬的日子,當時,尚有一些微弱的光覺,還在期待能有一點回復的可能,等到答案是否定的時候,心裡開始慌起來了,一方面尋求針灸及各種療法,另一方面也給自己一個方向、絕對不能待在家裡,那是一段經常碰壁的日子。不過,我有一個優點,就是不怕挫折,一再的嘗試,結果我終於回到旅行業及教育界的職場,一直延續到現在,我是何其有幸,為何我可以說還好我失明了呢?這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說明。

首先,在失明之前,醫生就警告我,心臟一定會出事,可是,雖然有20多年的糖尿病史,心臟卻沒有任何不舒服,失明之後才想到醫生的叮嚀,勉強去醫院掛心臟內科門診,經核醫檢驗後,醫生馬上安排動手術裝支架,醫生說,我的三根冠狀動脈已經阻塞了2根半,不處理的話,隨時可能心肌梗塞,真險呀!此後,我除了更加注意飲食及運動之外,也開始學習各種自我急救的方法,尤其是經絡穴道急救的手法,也因此我更進一步向中醫、西醫的醫師與老師學習,認識我們的人體結構,及運動功法,並將之納入我所編寫的旅遊健康管理教材中,如果我沒有失明,恐怕我還無視於糖尿病患者隨時可能引爆的危險。這是我覺得慶幸之一。

其次,我雖在1993年就開始接觸氣功運動,但學而不精,沒有刻苦練功,中間又斷了四、五年,以至於成效不彰,至於對我所練的功法產生質疑。失明後,受限於活動範圍有限,重新找回所學,並在熱心的老師指導之下,讓我深刻感受到原來我所學的,應是博大精深,而我卻渾然不知。對於氣功運動的進一步提升,讓我有信心在過去2年中,勇敢的走出來教明眼人及視障者氣功運動,獲得很好的迴響,這其中得到中國廣播公司節目主持人丁美倫小姐及視障團體諸多的協助,一個失明的人可以教正常人氣功,並親自示範及講解功法,也算是個奇聞吧 ! 同時我對經絡及穴位的深入認知,也把他帶進出國旅行的旅遊健康管理及行程規劃、領隊帶團技巧中,這也是我引以自豪的之處。因為我的失明,讓我找回我對人體能量的認知,這可留給我下半輩子活用,此為慶幸之二。

最後,我要說的是,因為失明,才有更多的時間接收我想要的專業知識,並加以整理,繼續我的寫作出書計畫。去年(2011),就寫了10多萬字,大部分都在我的部落格上,我原來寫的"旅行業經營管理"一書,每年都可以改版,更新資料,甚至帶進未來的觀念與課題。今年(2012),我希望能把 "旅遊健康管理"乙書完成出版。這個版本不只有文字、圖解、我計畫某些部份由我親自示範動作,以助講解效益。

以上種種,沒有我的失明恐怕我沒有那個機會與機緣來完成這麼多的功課。如果說,每個人一生應該做的功課是逃不掉的話,那麼我說:還好我失明,這些功課我都可以做到了。

刊載於2012.03.20 聯合報 繽紛版 D4

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旅行者及領隊用途最多的內關穴

出外旅行的保健學問很多,要靠自己解決眼前的不舒服實在不容易,何況要找醫院也需要一段時間。在自我保健的重點穴位中,對旅行中可能發生的問題,能馬上緩解的不是很多,而適用性最好的莫過於心包經上的"內關穴"(如圖)。

內關穴位於手掌往手肘方向橫膈紋上方地第個手指中間處,它是連絡其他經絡穴脈等的重要管道,因而凸顯了其重要地位。因它位於心包經上,所以對於心臟及大腦方面的問題影響較大,旅行中可能發生的重症,除了心肌梗塞的問題之外,都不是太大的麻煩,但它影響的心情層面也不小,尤其身為領隊,如能對團員助一臂之力,可謂功德一件。

按摩內關穴的好處有下列諸項:

心臟不舒服、胸悶、心絞痛、情緒鬱悶、憂鬱症、頭暈、頭痛、暈機、暈車、暈船、嘔吐、噁心、心悸、恐慌、膽小、肋骨神經痛、上腹部疼痛、或婦女產後血暈..等問題,對於收縮性的高血壓也有不錯的效果,對於旅行中前往高山地區可能發生的高山症(2500公尺以上)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按內關穴可以對心血管及大腦的氧氣供應有很大的助益。(對於舒張性的高血壓則按委中穴)。如果配合其他穴位的按摩也有另外的效果。例如:

加按足三里、梁丘穴、中脘穴,對胃部疼痛、嘔吐、噁心都很好。

加按隙門穴、少府穴、少衝穴、少澤,對心絞痛的急救很有效。

加按大陵、神門、太衝、足臨泣、尺澤 等穴,對失眠有幫助。

加按水溝穴(即人中穴)可使休克或癲癇發作時,增加大腦的氧氣量,恢復清醒。

加按合谷穴,則可以使人回陽,因合谷穴屬大腸經,按合谷穴使大腸蠕動,會排氣並提振精神。

加按公孫穴,治肚子痛。

加按三陰交穴,治經痛。

加按外關穴,治療落枕。

如為重症還是要趕快尋求醫藥治療。

出去旅行,原本就是要增廣見聞,休閒以紓解身心,心情愉悅很重要,而內關穴就有這個功能,排除你心情的煩躁,並帶給你旅行的好心情。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神奇的合谷穴

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身體難免有不適的時候,出國旅行醫生也不太可能隨時找得到,因此,我們對於自身的經絡及穴位的按摩,實在有必要進一步的認識。在全身361個穴位中,要全面了解沒有必要,比較重要約30個穴位能熟悉並靈活運用就很夠了。其中合谷穴就是一個暨實用又神奇的穴位。

合谷穴位於兩手拇指與食指間 V頭交會處,離虎口約3-4公分。它是手三陽大腸經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同時也是急救時的穴位之一。

在按摩的口訣中,我們知道,面口合谷搜,亦即當我們的顏面、口腔 不舒服時,找合谷穴就對了,舉凡頭暈、頭痛、眼睛痛、牙齒痛..等按摩合谷穴,都可以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但注意,對上述問題有用,其他還有很多穴位,也有效。

在急救及等待送醫途中,合谷穴的用途也很多,例如:發生癲癇、休克時,按摩合谷穴可以增加病人腦部、身體的氧氣供應,也刺激交感神經,讓病人回神,我們利用空檔的時間趕快送醫,或等待救護車,因為,合谷穴屬於大腸經,按揉此穴很快的就可以使病人的大腸蠕動,大腸一蠕動,就會排氣,一排氣就起動氧氣的輸送,自然就回陽了。除了按合谷穴之外,手掌心的勞宮穴,鼻孔下的人中穴,髮際頸項部的瘂門,腳底的湧泉穴、足踝關節內側的太谿穴,都是可以考慮急救時的穴位。當我們上廁所大便時,如果排便有些困難,可以在此時按合谷穴,他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讓大腸蠕動,而順利排便。同時,你可以左手拇指按肚臍左側2吋的天樞穴(約3指,這是按摩的尺寸,非正規的量度,兩個乳頭的距離為8吋),按天樞穴,可以適時的將大腸、直腸中的糞便排的較乾淨。

合谷穴在手部,也可以說是放鬆穴,舉凡心情鬱悶,各個器官不舒服時,都可以得到緩解。對手上的合谷穴,在足面上的太沖穴也是我們身上很重要的放鬆穴。請看,我們的手指與腳趾的結構,是否等同在同一個部位,太沖穴除了具有放鬆穴的地位之外,也是抽筋、失眠、肝火旺、躁鬱..等緩解的好穴位。對於旅行中前往高山地區可能發生的高山症(2500公尺以上)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合谷穴屬於大腸經,多按此穴可以增加大腸的蠕動,增加我們身體養氣的吸收量,間接的對頭部的氧氣供應,有很多的幫助。

從以上諸多的好處,可以知道,先按合谷穴大致上都可以得到初步的緩解,再視疼痛的情況尋求其他穴位的支援或請醫生診治。


附註:懷孕的婦女,不要過度刺激合谷穴,因過度刺激,對胎兒不利。

咳嗽真煩人

自古以來,咳嗽就是醫生最討厭的疾病之一,可見不只病人討厭咳嗽,連醫生也常常束手無策。
依個人之經驗,及收集到的各種方法,列述於後,供大家參考:

一、找醫生看病吃藥。一般來說,感冒咳嗽看醫生很正常,尤其病情較重,或已發燒、或連咳嗽了2-3星期以上還好不了,找醫生是必然的,重點是不能拖太久,以免延誤治療。但大家都知道,好像看一次病,是不可能痊癒的。

二、食材或藥材療法:

  1. 川貝枇杷膏:初期或輕度的咳嗽,可能有效,長期或重症可能就無效了。

  2. 大蒜療法:古代醫學書籍提到,使用大蒜搗碎,以溫水(約60-70度)沖泡,飲用後有積極止咳效果。不是糖尿病患者可以加冰糖。此大蒜療法除了對止咳有效外,也可防癌,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心血管疾病、體力、精力,好處多多。但有胃潰瘍或懷孕婦女、小孩等要小心服用(媽媽哺乳時,不要使用大蒜),怕口臭者,要記得漱口。同時,也可以將搗碎的蒜末至於腳底湧泉穴,以膠帶敷上2-3小時後拿下來,對止咳也有奇效,腳底如果起水泡,將水泡刺破並馬上消毒。以吹風機吹湧泉穴也有效。

  3. 柿餅加薑母及黑糖:將此三者水煮約10分鐘,待稍微降溫後,趁熱喝下,每天2-3次。

  4. 蜂膠:每天早午晚直接滴4-5滴至口中吞下。

三、穴位按摩刮痧法:

  1. 穴位按摩肺經之魚際(如有喉嚨痛加按液門)、尺澤、孔最、太淵、少商、及少府穴(在心經)、天突穴。在背後的膏肓穴可以用按摩棒按,或用吹風機吹幾分鐘,也會有一定的效果。

  2. 刮痧法:以刮痧板刮肺經、從 中府、雲門、尺澤、至少商穴,也可刮背後從大椎以下的兩條膀胱經,由上至下順刮。第一條膀胱經在督脈兩側約2指處,第二條在督脈兩側約4指處,由上至下順刮即可。

四、運動療法:

  1. 平常要保持運動,培養免疫力,經常做有氧運動,如 太極拳、氣功、瑜珈、快走、登山..等。

  2. 拍打功,依照循經導引拍打功順序拍打(請參考影音示範),尤其在手三陰經之肺經部份加強之,喉嚨常有痰者,以拍打功來練有不錯的效果,但需一段時間的拍打後才會見效。

五、生活中之搭配事項:

  1. 白天或晚上睡覺要保護好身體熱度及喉嚨、鼻子。晚上睡覺最好微圍巾及帶口罩。

  2. 附近如有人感冒咳嗽,自己及對方最好都帶上口罩,不要有近距離接觸。

  3. 每天要多喝水,最好是溫熱開水,千萬不能喝冰水或冷性水果,如橘子。咳嗽期間睡眠要充足,不能再熬夜。

以上之方法,視個人之情況選擇性使用,久咳不癒要注意是否有其他病變,如肺結核或癌症等轉移。


醫生的叮嚀

1.喉嚨發炎疼痛時,將維他命c喉片先含在口中可以緩解。

2.屬於支氣管炎的咳嗽則補充鈣片可以止咳,喉嚨不舒服時在加維他命c。

3.咳嗽有痰者可以補充海鹽對去痰有幫助。

4.補充膽固醇也可以對咳嗽有助益。膽固醇的來源有肉類、蛋類、大豆、椰子油、棕櫚油等。

5.要多喝溫熱水,尤其半夜時也不能缺少水分。可咳嗽者可以在睡覺前二小時喝溫水       
   300~400cc,睡覺前可以尿出約120cc,其他的水分保持在半夜作為止咳之用。

6.經常有咳嗽現象者,平常除應喝足夠的水之外(2000~2500cc),可以補充一些鈣片及維他命
   c,也可以喝蒜頭泡水加蜂蜜效果都很好。

鶴首龍頭氣衝天功法

這個功法是智能氣功形神庄中的第一個功法,其功法對頭頸部、上半身都有很好的幫助。尤其搭飛機長途旅行,在飛機上可能產生的深部靜脈血栓症(此症又稱為經濟艙症候群)有很好的促進血液循環功能,且不管是坐著或站著都很方便練習。

功法 :
如果單獨只做此功法,開始時最好以八句口訣放鬆法組氣場,然後再練功。
一、兩腳併攏(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兩手插腰,兩眼輕輕閉合,全身放鬆。(圖一)

二、首先做正向鶴首的動作。收下顎、吸氣、頭後仰、下顎上翹、下顎向前、呼氣、向下、向內、下顎沿胸向上、改為吸氣、拔頸椎頭後仰、下顎上翹、改為呼氣、下顎向前、向下、向內改為吸氣、下顎沿胸向上、拔頸椎。以上動作共做三次正向鶴首像鶴鳥的動作,此動作的要點在以你的下顎為動作的曲線,向前劃一個圓圈,且要配合呼吸吐吶來練,吾人建議以逆式腹部呼吸法來配合較為理想,同時動作時也要把動到的筋拉開,以增加其效果。
三、接著做反向鶴首的動作,其方法除方向相反之外,其他要求完全一致。要領:收下顎、吸氣、下顎沿胸向下、呼氣、至極限,下顎向前、改為吸氣、向上、後仰、百會上領、收下顎、改為呼氣、下顎沿胸向下,如此同樣的動作做3次。

四、做完鶴首的動作後,做龍頭的動作。鶴首是前後的動作,龍頭是左右擺動的動作。
功法:把妳的頭部左右兩邊當成有兩隻角,用意念配合練功。左青龍角,頭頸部向左傾斜,以角向左上方上頂,劃弧,然後往中央移動。以上左右之動作,共做3次。向左右移動時,頸部的筋要拉開,往上頂時,除了動作外,也要加意念以增功效。

注意事項:為求此功法之效益,除配合逆式腹部呼吸法之動作外,也應把妳三焦中的五臟六腑做較大幅度的按摩。同時,提肛、提會陰、收小腹及呼吸的動作應要求自己上半身像一座鼓風機做吐納,此功法能夠帶動全身的氣機與脊椎前後左右擺動。

鶴首龍頭氣衝天功法 : 影音示範動作

2012年1月31日 星期二

你有失眠的困擾嗎

現代的社會很多元化,文明病也跟著來,其中失眠是很普遍的事。要解決此事有很多方法,非不得已請不要吃安眠藥,但大部份的人只講求簡單應付,最後可悲的結果,只有吃安眠藥。

要克服失眠,請先試以下的方法之後再視情況找醫生。

1. 上床後,躺下來,從頭到腳一個部份一個部份放鬆,從頭部放鬆起,兩眼輕輕閉合,全身不要有任何負擔。

2. 全身放鬆後,以逆式腹部呼吸法做一呼一吸的動作,一呼一吸算一個數字,從1數到36之後,要回到1重新算,注意在吸氣時提會陰收小腹,呼氣時氣要沉丹田,幾個循環後應可入眠了。

3. 睡前1-2個小時,可以喝100CC以內的葡萄酒或熱牛奶,會有助於入睡。冬天時,可以考慮泡腳,以40度左右的溫熱水泡約20分鐘。

4. 以兩手掌在頭部做拍打及乾洗臉與梳頭的動作各約100下。做完頭部的動作後,把你的雙耳以 揉、按、拉、彈 的動作。如此下來,頭部舒暢很快就入睡了。按揉足面肝經的太沖穴,他又稱為放鬆穴,位於足面大拇指、2趾間缺口處上方約4公分之點。他對於失眠、腳抽筋、憂鬱症、肝火旺、情緒緊張都有顯著效果。

5. 此外,按肺經上的尺澤也很有效,它位於手肘與手臂彎曲處上方上方之穴位。另外腎經上方之太  穴位亦可以,它位於踝關節內側腳後跟之間,同時它也是急救時的穴位之一,按此處是刺激腎上腺素,有回神之效。

6. 運動功法,大部份的運動都有幫助,但至少應持續30分鐘,心跳130下並達到流汗的程度。平常以走路及仰臥起坐即可,但如果要效果好,受益廣,練習作者部落格中的蹲牆功法及俯身拱腰鬆督脈功法,除能對失眠有助益之外,對頻尿、尿失禁、漏尿、攝護腺肥大 .. 等泌尿道的問題幫助很大。對全身大部份的器官血液循環都能起到提升的作用,對於瘦身及美容也有相當程度的效果。。

穴位按摩法

請於平時多按摩下列3個穴位 : 太沖穴,位於足面大拇指與二指之間空隙往上約4公分處,此處又稱為放鬆穴,是肝經的原穴,對肝火旺、憂鬱、腳抽筋、失眠、等 都有幫助。其次為尺澤穴,位於手肘、手臂彎折處的肺經上,除失眠外,皮膚癢、呼吸不順暢,都有幫助。另外,也可以試試太豀穴,它位於腳踝內側與腳後跟之間的腎經線上,他也是急救穴位之一。

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蹲牆功功法

蹲牆功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練起來效果其實非常好。在以前,它甚至是師父的不傳之祕,不過,在現代資訊昌明的時代,只要你有心要學,持續不斷的練習,則其影響及效果是一輩子。尤其在腎氣、筋骨及全身氣血循環方面都有很大的助益。

在練習智能功的蹲牆功時,會一起練習俯身拱腰鬆督脈及轉腰涮胯氣歸田兩種功法。因為這幾種功都會強調鍛鍊腎氣,在我們背後的命門、腰陽關、腰俞、至長強的腰椎、底椎,是我們身上最重要的部位之一,練好此部位是我們很重要的功課。

蹲牆功功法:

練此功法,須循序漸進,要一步一步往前推進較好;

一、首先選擇有牆壁或圓柱之處,最好在清晨,不要太吵的處所練習。

二、剛開始時,要穿有後腳跟的鞋子,高度約3-4公分,以免下蹲時,後仰有危險,同時,要注意背後不能有危險器物。

三、功法:

  1.面對牆壁,腳尖離牆角約20-30公分,兩腳打開,與肩等寬,平行站立。(如圖 1)



  2.先做塌腰及翹臀的動作(如圖 2)。

然後做扣恥骨、收小腹、凸命門的動作(如圖 3)。

如此扣翹尾閭的動作,連續重複做3-5次。

  3. 身體往前傾,額頭靠著牆壁,身體重心稍微往後,再做一次塌腰、翹臀、扣恥骨 、凸命門的動作(如圖 4)。

  4. 兩肩雲門穴往前內扣,兩手拇指輕輕靠近牆壁。身體慢慢往下蹲、呼氣、尾閭繼續捲曲、下蹲(如圖 5)。


直至兩手觸地(如圖 6)


  5. 停留數秒後,百會上領,吸氣、身體慢慢直起(如圖 7)

。身體上升至半蹲時停住,再做一次翹扣尾閭的動作(如圖 8)。
然後慢慢直起。

  6. 以上之蹲牆動作,剛開始時,每次做5-10次。上午下午各一次,然後慢慢增加,次數及時間如能練到每一次一小時最好。練此功法前,最好先練俯身拱腰鬆督脈功法,約20-30分鐘。

  7.當你練了一段時日之後,腳尖離牆角的距離,應慢慢縮短,兩腳站立的寬度慢慢靠攏,腳後跟墊高的幅度慢慢減少,練至最高點的姿勢為:打赤腳、兩腳併攏、腳尖靠著牆壁、每天蹲牆一小時。

  8.練習時,我們的膝蓋及頭部盡量不要超過腳尖,如面對牆壁則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9.肢體不方便者或脊椎有問題者,則應尋求醫師之治療後再練習。如果實在無法蹲至底,則以自己的狀況考量,半蹲即可,有可能時再一點一點追加。

 10.練完蹲牆功後,可以做一些呼吸及放鬆之功法,如:和功、搖擺中定、抖功、踢屁股功等。

  11.俯身拱腰及轉腰涮胯氣歸田功法。

練蹲牆功的好處:

一、由於練蹲牆功同時也練俯身拱腰鬆督脈功法,所以會強力拉開督脈及膀胱經,對於腎氣、泌尿系統、五臟六腑有極好的按摩作用。因此,對夜間頻尿的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二、對於睡眠品質不良者,可以有很好的改善。

三、對於各種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關節方面的問題等,助益更為明顯。

四、如能在平時就常練習,對於出國旅行時,一定會碰到的時差失調、水土不服、高山症、容易感冒等問題,都有很好的調適力。

五、如果要減肥、瘦身,則要配合飲食控制及生活作息,效果加快達成,尤其腹部的肌肉脂肪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消除,請特別注意每天要喝足量的水分及正常的排便。

六、練習此功,由於也都練提肛、收會陰等動作,因此,對婦女的毛病,如:漏尿、尿失禁等,都有很明顯的幫助。常練本功,對夫妻的婚姻生活幫助不可言喻。

世間的運動功法很多,如果能夠遇到好的功法,只要學幾項,好好把他練好,一輩子就受用不盡了,而蹲牆功就是其中之一。